Translate

2013年11月4日 星期一

編序教學法 Programmed instruction

編序教學法 Programmed instruction

Programmed instruction is the name of the technology invented by the behaviorist B.F. Skinner to automate 
teaching. It was based on his theory of Verbal Behavior as a means to accelerate conventional educational 
learning.

[edit] Programmed Instruction

It consists of self-teaching with the aid of a textbook or teaching machine that presents material structured in a logical sequence. Programmed instruction allows students to answer questions about a unit of study at their own rate, checking their own answers and advancing only after answering correctly. After each step, they are presented with a question to test their comprehension, then are immediately shown the correct answer or given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dit] Programmed Learning

This idea was later adapted by Robert M. Gagné, who invented programmed learning for use in teaching in school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rogrammed instruction (PI) and programmed learning (PL) is that PI is intended to modify behavior, whereas PL is used for teaching facts and skills.

[edit] Personalized System of Instruction

Personalized System of Instruction or (PSI), developed by Fred S. Keller, was another idea for how to incorporate programmed learning into the classroom.[1]

[edit] Errorless Discrimination

Programmed instruction is through early efforts to implement Skinner's basic research findings on learning at Harvard that caused errorless discrimination[2] techniques to be developed.[3] Programmed instruction had some early success in aphasia rehabilation [4].

[edit] Programmed instruction today

While not as popular[5], programmed instruction continues to be used today. Recently, the application of programmed instruction principles was applied to training in computer programs [6][7] and combined with Benjamin Bloom's taxonomy to teach college students [8]. Some have argued that there is a resurgence of research on programmed instruction due to use of computers and the internet, [9]

[edit] External links

在一般的教學中,學生的成績不佳,很難給予適當的輔導,原因是以往累積性的困難無法確定,故輔導工作不知從何做起;而編序教學是連續漸進的,一有困難,立即可以發現,隨時輔導,自可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伍、限 
    一、受適時限制普遍採用困難
    編序教學法受事實上的限制或金錢上的考量,無法普遍實施。而個別式的編序教學方法,只能用來幫助個別學習困難的學生,在班級教學為主的中小學校內,不可能每一個學生都允許持有教學機或電腦設備。
    二、教材編製不易
編序教材的編製極為困難,而且並非所有的科目都能編成階梯式的題目,例如語言寫作練習、數學的演算歷程、物理化學的操作實驗等,都不可能也不適合採用編序方式,勉強採用,難免使知識失去系統性,學不到事理的整體觀念。
三、教師無法給予學生適當的人格教育
教育本是人感化人的歷程,所以教師除了傳授技能外,學生的態度觀念價值判斷,都是經由老師而學習。中國傳統師道中的所謂傳道、授業、解惑,就說明教師角色的多重功能,而編序教學除了靠機器傳授知識外,卻無法做到這點。
四、缺乏教育歷程中的社會功能
編序學法
編序教學為放便學生自學,提供了正確的答案以便學生能立即核對其學習結果,瞭解學習成績。這種效果,不但引起積極反應,而且深符「準備」與「動機」的原理,有繼續再學和努力完成的願望和需求。
四、適應差異
速度差異之適應亦是編序教學的特點之一,在一般的教學中如講演、討論、或視聽教學均迫使每一位學生在同一速度下學習,必然形成「太快」或「太慢」的現象;這時若利用編序教學法,便能真正做到適應差異的原理,使學生可以自由的改變其學習速度,以符合自己的能力,甚至適合自己的興趣和需要。
五、學者驗證
一般的教學缺乏正確的記錄,以供教師改進教材內容;但編序教學則可根據學生學習的記錄,以修正教材細目。例如有一個細目有多數的學生答錯,就表示教材提示或編輯需要修正,而這種修正,是經由學習者自己的試驗和實際的反應而改進的,是驗證的,而非猜測估計的。
壹、意 
    編序教學法是將教材按照程序,編成許多細目以便學生自習的學習方式。學生藉由教材從簡而繁由淺入深的順序學習,就像階梯一樣,循序漸升,只要第一階層學會通過,就可晉升至第二階層學習;等第二階層通過,便可以一、二兩層的經驗為基礎,晉升到第三層學習,層層而上,最後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況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立即核對結果,便能增強學習效果,在教學中我們所看到的教學機與電腦輔助教學(CAI),皆是運用編序教學的原理。
貳、特 
    編序教學專家史肯納(
    B. F. Skinner)認為編序教學的特質有:
    一、教材細目組成一系列程序,以促進合適的學習。
    二、學生對呈現的教材,要自動的反應。
    三、學生能立即獲得其回答是否正確的反應。
    四、學生經由循序漸進的單元以學會教材。
    五、教材的組織,提供一種正確反應的優勢。
    六、學生按自己瞭解的程度和學習速度,向學習目標邁進。
    由此可知,編序教學是一種自學輔導的方式,不過它是事先需要教師的編序,而非學習進行的輔導。
參、原 
    一、教材細目
    教材細目可說是編序教學最顯著的特點,把教材分為許多細目,再按其邏輯程序,做嚴密組織,循序誘導學生完成學習,而且有助於辨別能力與綜合能力的培養。
    二、積極反應
教材在沒有教師講解,或聽取旁人討論而學得,學生必須自己切實閱讀、填寫、核對、進行而學會,這是徹底的、積極的反應。
三、立即核對
肆、優 
    一、符合個別化教學的原則
    學校的教學雖採班級制,但在進度尚須兼顧到個別化。所謂的個別化,是指配合個別能力和經驗的差異,在達到教學目標的過程中,容許有不同的進行速度,所以以個人學習為基礎的編序教學,正符合這個原則。
    二、構成反應性的學習情境
一般教學的缺點是教師「教」的活動太多,學生「學」的活動太少,而在編序教材的設計下,學生便需由被動變為主動而形成反應性情境。反應性學習情境最大的優點是,反應後立即得到回饋(feedback),若能得知反應正確與否,便可作為校正根據並繼續反應。
三、維持學習動機排除外因干擾
編序教材的編製由淺入深,只要前面的反應正確,便能導致後面的反應正確,因此不會因困難的累積而形成學習動機的挫折;此外教材順序顯著,內容要點明確,學起來容易得到肯定的觀念,不致因似是而非的複雜因素干擾而導致觀念混淆。
四、學習困難的發現與輔導易於配合
在班級教學活動中,除了師生授受關係之外,同學之間的競爭、合作、感情、友情等社會關係,對兒童們知能社會人格等各方面的發展,均有影響作用。而編序教學把學生的學習孤立化,縱使有助於知識學習,卻喪失了教育上的社會功能。

沒有留言: